據(jù)載,南宋行朝進入海陸豐境內,與元軍血戰(zhàn)赤岸河、鑿通東西溪的史實。
據(jù)市博物館館長練娟介紹,宋端宗離開甲子門,循東溪(灜江)往西,從海路將至可塘西溪(赤岸河),因中有阻隔,水路不通,故鑿通阻隔,溝通東西溪之水,進入可塘休整。期間,宋舟師遭元兵追擊,承務郎盧參率部下與元兵血戰(zhàn)掩護端宗及大臣渡過赤岸河,盧參部因寡不敵眾全軍陣亡,尸拋赤岸河。汀洲(今海豐城東汀洲村)鄉(xiāng)民感其忠烈,打撈盧參及其部下遺體三十六具并義馬骨骸葬于赤岸河畔,建墓亭以紀念,并代代相傳集資修葺和祭祀。

宋溪頭遺址出土的青釉執(zhí)壺。

宋溪頭遺址出土的秤砣。

宋溪頭遺址出土的陶罐。
今海豐縣可塘鎮(zhèn)宋溪頭村,有一條人工開鑿的河流,乃當年南宋行朝舟師所鑿。根據(jù)清同治《海豐縣志·山川》記載:“縣南二十五里閩廣鹽販多此泊舟。上五里有鄉(xiāng)曰宋溪頭,有嶺曰宋師嶺階級尤存,蓋宋舟師于此,鑿滘筑山,因以開通水道者也?!焙笕藢⑺诬婇_鑿的人工運河稱宋溪,筑鑿的道路稱宋師嶺,宋軍駐蹕之處為宋王山。此地明代成為福建至廣州鹽船集散地,取代縣城和豐滘的商貿中心地位,稱新滘。

新近出土宋軍兵器1。

新近出土宋軍兵器2。

粵公網(wǎng)安備 44150202000069號

